網文圈子正在經歷一波全所未有的海嘯。有個新名詞爆紅了,叫五五斷更節(jié)。
所謂“55斷更節(jié)”,是眾多網文作家“為了抵制閱文的‘霸權合同’,維護寫手合法權益”,在5月5日當天停止更新連載小說,希望引起更多大眾關注網文作家的權益。在倡議中,也提到并不會強迫所有寫手斷更,只需要讓更多讀者了解到這個情況。
公開資料顯示,日前網絡上曾出現(xiàn)一份被稱為閱文集團與網文作者之間的新合同,條款包括有這些,如“擁有作者死后五十年全版權”、“甲方(閱文集團)擁有所有版權,但是維權還需作者全力協(xié)助和出資”“如果作者寫的不符合要求,網站可以隨時終止協(xié)議并請第三方續(xù)完”。
再加上一條閱文把和作者的關系定義為聘請。綜上所述,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:作為原創(chuàng)的作者,只擁有撰寫的稿費,著作權不是你的,你只是一個槍手。
而其中最詭異的事莫過于四大名著的版權,《西游記》2012.1.13就上架“首發(fā)”,作者還是吳承恩,2012.1.13就上架“首發(fā)”,但版權卻歸閱文所有,這種赤裸裸的“強盜”立刻招來全網聲討。
這種一邊提倡免費看書、著作權屬于平臺,然后用霸王條約來壓榨作者,一邊卻堂而皇之的把四大名著之一的歸屬權納為己有,這種行為相當令人不齒。
對此,共青團5月3日稱“保護文學、藝術和科學作品作者的著作權,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,鼓勵有益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、物質文明建設的作品的創(chuàng)作和傳播,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和科學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與繁榮。”并由紫光閣轉發(fā),而中國歷史研究院也回復到“文運同國運相牽,文脈同國脈相連”。
那作為作者,為什么要簽這樣的霸王條款呢?這樣的現(xiàn)象更像是溫水效應,且和社會普遍心理預期有關。
作者也需要柴米油鹽,作品需要發(fā)表,發(fā)表需要平臺,否則推廣就是個大難題,且現(xiàn)社會網文作者眾多,平臺會捉住簽約人的心理,沒有你會有更多的人來,于是大家都是這樣的想法,而且哪怕著作權不屬于自己,他們也能拿到稿費,也能拿到少數(shù)的著作權收益(但是閱文運營所得的收益,比如拿去電視改編,作者不會得到收益)。于是在很多人的心里,現(xiàn)實的條件似乎已經達到了他們的心理預期。
于是,在現(xiàn)基礎之下,平臺越來越壓榨,但是從一開始就沒有人敢站出來爭取利益,就算有也只是卑微無聲的吶喊,但如今不同的是,作者們的著作權意識開始覺醒,于是感受到了溫水的刺熱,在心理預期逐漸失衡的同時產生了需要逃離危機的意識。
為什么說是作者們的著作權意識開始覺醒,原因很簡單,著作權(版權)太賺錢了,有的作品太賺錢了
閱文集團旗下的文學IP如鬼吹燈、斗破蒼穹、慶余年等等,版權擁有者的后期市場收益都屈指不可數(shù)。拿鬼吹燈來說,近期很有意思的話題,鬼吹燈作者被判侵權鬼吹燈,當初起點中文網以10萬元的費用買斷天下霸唱張牧野鬼吹燈的版權以及40%的影視改編收入分成,但是由于后期張牧野創(chuàng)作的《牧野詭事》也標注了鬼吹燈的標簽,于是被告侵權。
其實這件事和閱文集團的事情雖有一定不同,畢竟當初是作者自己簽了權利轉讓合同,但是相同的是,作為作者太小看自己的版權了,想不到版權現(xiàn)在這么值錢!
不僅如此,現(xiàn)在很多大IP,原本都是一些可能只有一個群體關注的作品,然后被改編成了影視劇,可想而知影視劇現(xiàn)在多有市場,而且近些年,作品改編上映似乎已經成了一股熱潮,這股熱潮成為了著作權甚至是商標提升地位的助力,也讓作品擁有者蠢蠢欲動。
根據(jù)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》,著作權包括(一)發(fā)表權、(二)署名權、(三)修改權、(四)保護作品完整權、(五)復制權、(六)發(fā)行權、(七)出租權、(八)展覽權、(九)表演權、(十)放映權、(十一)廣播權、(十二)信息網絡傳播權、(十三)攝制權、(十四)改編權、(十五)翻譯權、(十六)匯編權和(十七)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等十七項人身權和財產權。著作權人可以許可他人行使第(五)項至第(十七項)規(guī)定的權利,并依照約定或者本法有關規(guī)定獲得報酬。著作權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轉讓本條第一款第(五)項至第(十七)項規(guī)定的權利,并依照約定或者本法有關規(guī)定獲得報酬?! o 如果你認為自己的作品還是有價可循,該如何取舍,就需要作者們去學會如何規(guī)劃權利歸屬以及權衡利弊了。
標簽: